京ICP备2022018928号-30 投诉举报:315 541 185@qq.com
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舒乙先生在《承德,一个最有象征性的地方》中写道:“你永远不可能在其他任何一个地方找到一个能和它相媲美的地方。它的唯一性造就了它的伟大和不朽,而它的主题却是中华民族团结这个大题目,……它绝对是中国境内最特殊、最高级、最好看,也最有价值的城。”
那么,承德避暑山庄究竟有哪些与众不同之处?又承载着什么特殊的价值?近日,“道中华”就此话题专访了承德避暑山庄研究所研究员周晓梅。
(相关资料图)
▲河北承德避暑山庄“文园狮子林”冬季景色。(中新社发 冯军 摄)
道中华:避暑山庄是什么时候建成的,建造它的目的真的是“避暑”吗?
周晓梅:我们都知道,清朝统治者有围猎的传统。
事实上,避暑山庄是清康熙皇帝在北巡途中发现的一块风水宝地,他亲自考察、比较南北园林后,决定在此修建行宫,以便行围驻跸(帝王出行时停留暂住),并不仅仅是“避暑”之用。
1681年,康熙皇帝选择地处翁牛特、察哈尔、克什克腾旗、喀喇沁蒙古各部之间(今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)的猎场,兴建了总面积达10000余平方千米的木兰围场。每年举行“木兰秋狝”,皇帝率领皇室子孙、蒙古王公贵族、各部院官员以及满蒙汉八旗士兵,数万人马驰骋在广袤的围场中,俨然一场实战演习。
木兰围场设立以后,康熙皇帝几乎每年都巡幸塞外,将“木兰秋狝”作为清代“秋狝大典”和“家法”载入史册,相沿康乾嘉三代139年(1681—1820)行围105次。
从北京城至木兰围场,沿途设置了21处行宫。根据其用途的不同,大致可以分为“茶宫”(饮水、吃茶点的地方)“尖宫”(中途御膳的地方)与“住宫”三类。“住宫”是清帝及扈从人员晚间住宿之所,规模较大。避暑山庄的前身“热河行宫”,就是“住宫”之一。
据史料记载,康熙皇帝为建热河行宫,停留了28天进行实地考察。侍从有大学士、吏部尚书、礼部尚书、工部尚书、副都御使、起居注官等多部门官员,他们共同参与了热河行宫的“堪舆相地”“考校地理”。
康熙皇帝在自己所作的《避暑山庄记》中说,自己足迹遍及东西南北四方,游历了将近大半个中国,领略了南方风光的秀美、西部民风的醇厚、北地山川的雄壮、东方风物的淳朴,尽管各具特色、各有千秋,但都没能比避暑山庄更让他心动。由此可见康熙皇帝对此地的钟情与偏爱。
此外,从京师到热河避暑山庄,再由此去木兰围场,行宫因位置居中,且到京师往返不过两日,奏折朝发夕至,与宫中无异。因此,热河行宫的地位日趋重要,逐渐成为清帝夏日避暑并处理政务之地,甚至被称为清朝的“第二政治中心”。
▲藏在承德博物馆中的铜铃、杵,是六世班禅为乾隆皇帝祝寿敬献的礼品之一。(总台央视记者 马立飞 摄)
道中华:承德避暑山庄的建造理念是什么?体现了怎样的审美及价值取向?
周晓梅:避暑山庄并不以豪华建筑取胜,而是借热河的山形水势突出了自然美。
康熙皇帝的《避暑山庄记》中有对避暑山庄的造园思想最好的阐释:“因而度高平远近之差,开自然峰岚之势。依松为斋,则窍崖润色;引水在亭,则榛烟出谷,皆非人力之所能。”
“自然天成”“天人合一”等思想是中原地区园林建造所遵循的最高境界,而清王朝统治者受中原文化的影响,也深谙此建造理念。避暑山庄建造的一个最大特点,便是根据热河一带地形本身所具有的高山、平地、远山、近水的不同,因势利导,力求将自然景物的姿态充分展现出来。
如房舍依傍松树而建,目的是借助山中景致为建筑增添风采;引来泉水在亭子中流淌,犹如将山间林中的雾气引出山谷,使亭子平添了许多灵气;平坦地带以碧油油的绿草作为点缀,尽管没有雕琢彩绘,却意外地获得了享受天然野趣的喜悦。可以说,避暑山庄里的每一处建筑,都与其周围环境完美融合。
更为可贵的是,在这个“自有山川开北极,天然美景胜西湖”的胜境中建造园林,省去了许多人工,以最小的资金投入,获取了最大的感官享受;不仅没有过多扰民,更没有过多劳民。
道中华:避暑山庄最出名是的“康熙三十六景”和“乾隆三十六景”,而这些大多是江南风格的山水景致,这是为什么呢?
周晓梅:避暑山庄于康熙四十二年开始建造,经过10年时间,初具规模。之后,康熙皇帝选定了一些景致,亲自题名,这就是后来的“康熙三十六景”。
乾隆皇帝继位后,对避暑山庄进行大范围、大规模的扩建,在原有基础上增添了不少宫殿和精美的园林建筑。乾隆皇帝在其中又选择了三十六处景致给予题名,与之前的三十六景合称为七十二景。
如果从一个至高点俯瞰避暑山庄,会发现整个山庄的区域地形如当时清朝版图,呈西北高、东南低的特点。东南低处湖泊为乾隆皇帝称颂的塞北水云乡,为园林灵动的神来之笔;北部平原又是一派天高云淡的蒙古草原风光……
康熙皇帝酷爱下江南。在其登基后的第23个年头,30岁的康熙皇帝在刚刚平定“三藩之乱”、统一台湾之后,便马不停蹄率领南巡船队扬帆起航,开始了他第一次下江南的新奇旅程。
一路之上的所见所闻,让康熙皇帝兴致勃勃。此后的24年之间,这个皇帝便不知疲倦地六下江南。
沿着京杭大运河,康熙皇帝跨过海河、黄河、淮河、长江和钱塘江,沿途多次祭拜孔子、岱庙、明陵、禹陵,又数次造访杭州西湖、无锡寄畅园、苏州木渎古镇、安徽黄山等风景名胜,可见康熙皇帝对江南的喜爱和对中原文化的认同。
也正是因为如此,避暑山庄里拥有了越来越多江南风格的风景名胜和园林景致。“命匠先开芝径堤,随山依水揉幅奇”,“康熙三十六景”的第二景“芝径云堤”,便是仿杭州西湖苏堤而筑,但又有所创新,一堤连三岛,造出了蓬莱三岛“一池三山”的意境。
曲院风荷、平湖秋月、断桥残雪、花港观鱼、柳浪闻莺、三潭印月、双峰插云、雷峰夕照、南屏晚钟,这些西湖胜景,都可以在避暑山庄里找到影子。
此外,取意于东晋陶渊明《饮酒·结庐在人境》的“有真意轩”,唐代王维《归田园居》的“釆菱渡”,宋代苏东坡《赤壁赋》的“月色江声”,宋代周敦颐《爱莲说》的“香远益清”,明代归有光《沧浪亭记》的“沧浪屿”等景致也逐一在避暑山庄诞生。
还有诸如仿镇江金山寺、苏州文园狮子林、泰山碧霞寺广元宫、斗姥宫斗姥阁、南京报恩寺、杭州六合塔等的宫殿建筑也被陆续建造。
真可谓“山庄咫尺间,直作万里观”!
道中华:为什么舒乙先生说避暑山庄的主题是“民族团结”这个大题目?
周晓梅:除了是一座风景优美的行宫之外,承德避暑山庄更重要的意义在于,它是清朝统治者对塞外民族实施怀柔之策的“会客厅”。
乾隆皇帝在《避暑山庄百韵诗》序中说,康熙时期天花传播一度很猖獗,蒙古王公多次表示希望进京觐见皇帝,但又害怕染上天花,便希望康熙皇帝可以驾临北疆,以满足他们仰望圣帝的愿望。康熙皇帝在热河巡查时,发现这里不仅是连接京城和蒙古高原的咽喉之地,而且有利于隔离天花病毒传播,因而起意在此建造一座行宫。
后来,雍正、乾隆皇帝延续了康熙皇帝建造行宫的初心,在这里陆续接见、加封、宴赏蒙古、新疆、西藏、四川、台湾等地的少数民族王公贵族,避暑山庄成为了处理民族事务的重要场所。
清代出使中国的朝鲜思想家朴趾源曾这样评价:“热河乃长城外荒僻之地,天子何苦而居此塞外荒僻之地乎?名为‘避暑’,而实为天子自备边也。”可谓是对承德避暑山庄历史地位与作用最为精辟的见解之一。
事实上,在民族融合过程中,围绕边疆民族问题,中原统治者也历经无数摸索、尝试与实践。
从康熙时期起,清中央王朝摒弃了被动机械的防御体系,充分利用避暑山庄和外八庙,通过避暑、祝寿、秋弥、礼佛、会盟、宴赏等活动,有效团结边域少数民族,形成“合内外之心,成巩固之业”的大一统局面,民族团结达到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高度。
康熙皇帝之后,乾隆皇帝将避暑山庄正门称为“丽正门”,皇帝驻跸山庄时,朝廷的大臣上朝奏事,边境属地的王公首领前来朝见,都从此门进来。值得一提的是,“丽正门”三字是用满文、蒙古文、汉文、藏文、维吾尔文五种文字写成的,充分体现出清中央王朝对民族团结的重视。
而乾隆皇帝所作的《丽正门》这首诗“岩城埤堄固金汤,詄荡门开向午阳。两字新题标丽正,车书恒此会遐方。”更是表达出愿与边境各民族和睦共处,希望国家恒久和平统一之愿。
从避暑山庄,我们可以看到清朝统治者在解决民族边疆问题上的努力,和所取得的实践成果。这是清王朝的历史功绩,也是避暑山庄的历史功绩,这才是它真正的价值所在。
【以上内容为专家个人观点,不代表本平台立场。】
受访者简介:
周晓梅,承德避暑山庄研究所研究员。
(道中华微信公众号 记者 刘娴)